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安全常识 正文

如何防止失泄密

作者:SystemMaster时间:2013-07-21点击数:

正确认识保密与窃密的斗争,增强保密观念。保密与窃密的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,是渗透与反渗透、颠覆与反颠覆、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们只有充分应用我国的保密法规,百倍提高警惕,增强保密观念,严格遵守保密制度,才能挫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的阴谋。我们既要对外开放,扩大对外交流,又要确保国家机密不被泄露,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,克服那种有密难保、无密可保的糊涂认识。

  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内外有别。在接触交往过程中,凡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,要么回避,要么按上级的对外口径回答,不要随便涉及内部的人事组织、社会治安状况、科技成果、技术诀窍和经济建设中各种未公开的数据资料。 在与境外人士接触时不带秘密文件、资料和记有秘密事项的记录本,对方向我直接索取科技成果、资料、样品或公开询问我内部秘密,要区别情况,灵活予以拒绝。

  不经主管部门批准,不带境外人员参观或进入非开放区。不准境外人员利用学术交流、讲课的机会进行系统的社会调查。不经有关部门批准,不得填写境外人员的各种调查表,或替他们写社会调查方面的文章。

  在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外刊物上发表文章,要按规定办理审查手续。不得为境外人员提供或代购内部读物和资料。

  遵守对外通信保密的有关规定,不在通信中谈及国家机密,个人通信一律用个人名义,通信地址一般采用个人居住地址或可以公开对外的单位地址。互寄印刷品和包裹,应按邮电部和有关保密规定办理,发现邮件中夹有反动或淫秽物品,应立即交所在单位,决不扩散。

  自觉遵守保密条例,做到:不该说的机密,绝对不说;不该问的机密,绝对不问;不该看的机密,绝对不看;不该记录的机密,绝对不记录;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;不在普通电话、明码电报、普通邮局传达机密事项;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、参观、探亲、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。

  保密是公民的义务,也是我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。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自觉遵守保密法规,自觉履行保密义务,坚决同失泄密行为和窃密行径作斗争。



 

Copy Right @ 2007-2016 德州学院保卫处 All Rights Reserved.

学校地址: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大学西路566号 邮编:253023 0534-8985888(校办)0534-8982780(招生办)